最新欺詐警告(於2023年4月更新)。如要了解更多資料及如何保障自己,請按

Investment Institute
科技趨勢

AI進步和勞動市場緊張推動機械人和自動化行業


 

  • 科技創新加上勞動力短缺,正推動機械人和自動化的發展

  • 在這種科技背後,我們看到半導體製造商的潛在投資機會

  • 各行業的公司也正在發揮自動化的優勢,提高其長期投資潛力

人工智能(AI)大有進步,加上勞動市場持續緊張,正在使自動化科技普及化,越來越多公司加快採用機械人,藉此提高效率、安全性和準確度。

在此環境下,根據國際機械人聯合會(IFR)的數據,全球工廠在2022年引進的工業機械人數量,達到破紀錄的553,052台,較2021年的總數增加5%。據該貿易機構稱,2023年至2026年間,預期市場每年將增長7%。1

汽車行業佔全球工廠機械人總數約三分之一,如預期所料,其自動化的歷史悠久。2

一個多世紀前,福特汽車公司在1913年引入一條被視為早期自動化的生產線,通用汽車則在60年代初使用機械人進行焊接。3

現時多數汽車製造商在汽車生產的每個階段,幾乎都在使用自動化,而電動車電池的製造更已確認為自動化科技的巨大新市場之一。我們亦看到利用人工智能開發電動車已大有進展,而一些汽車能夠改善燃油使用、即時導航、提醒駕駛者留意維護問題,甚至自動駕駛。4

不論是在汽車還是其他製造業,使用機械人和自動化均可以降低成本,並提高效率、質素和安全性。連網或智能工廠可以收集和評估數據,進而改善流程、協助製造商快速回應不斷變化的需求,並在影響擴大前找出問題所在。

人口統計和消費行為持續變化

機械人科技帶來的功能已遠超傳統工業和製造業;許多其他行業正利用自動化的力量。醫療護理方面,機械人手術使醫生能夠更精確及有效地控制以進行複雜手術,而AI可以讓行政工作自動化,有助為個別病人度身訂造藥物,在藥物開發時亦可發揮作用。5

這可以提高效率,為病人提供更佳護理,透過提高準確度來降低風險,讓供應商節省成本。人口結構不斷變化也在發揮影響,老人的比例不斷提高,意味政府需要找到更便宜及有效的方式管理護理工作。

新冠疫情促進了電子商務增長,許多零售商和分銷商均需要擴大執行訂單的規模,日漸轉向自動化。由亞馬遜以至雜貨連鎖店Ocado,各大公司均在使用倉庫機械人管理訂單、揀貨、分揀、包裝等,預期市場將擴大近一倍,由2023年的129億美元,增至2028年的近250億美元。6

晶片製造商為自動化的核心

在多個行業支持這些新機會的動力,源自軟件公司、半導體製造商及機械人和自動化其他組件的生產商(包括感應器和視覺系統)。這些公司正在創新和擴大規模,為日益複雜的設備提供晶片和零件,解決過去難以想像的問題和機會。2021年,全球半導體市場的銷售達到6,000億美元,麥堅時預期到了2030年將增至1萬美元。7

晶片設計商英偉達今年的股價急升8 ,並在8月概述了其科技進展,表示可以將機器學習提升至新水平,包括針對特定AI任務定制硬件。9 另一間半導體開發商AMD也是該領域的重要參與者,其計劃提高生成式AI晶片的產量。10

AI的進步正推動半導體設計和生產改進,晶片需要更加複雜。同時,半導體行業正在將AI融入半導體設計等領域,其中AI方案可協助晶片設計人員加快測試和設計新晶片,推動行業創新和效率。

政府政策有利普及

政府政策也推動了整體行產的增長。美國的CHIPS法案正在向美國科技創新注入520億美元,重點關注半導體設計和國內半導體生產。11 9月,美國政府宣佈撥款2.38億美元,用於建立八個微電子地區創新中心,為CHIPS法案至今最大規模的撥款。12

此外,同樣於2022年8月生效的《通脹削減法案》,進一步將開支配置於美國國內製造業,重點關注主要科技。13 研究顯示,自這些法案通過以來,企業已向美國半導體和清潔科技生產投入超過2,000億美元,幾乎是2021年的兩倍。14

雖然美國在晶片設計行業處於領先地位,但在全球半導體製造上目前僅佔12%,當中大部分(約75%)均在東亞進行。15

此外,就製造而言,美國的機器屬有史以來最古舊之一。根據2022年的數據,製造業資本存量的平均年期為11年,而過去數十年的平均年期為8年16 ,這反映了當局急需升級。

此外,《歐洲晶片法案》已於9月生效,目標為於本世紀末,將歐盟在全球半導體生產的份額由10%增至最少20%。17 法案的項目之一,是由亞洲的台積電(在全球晶片製造業佔據主導地位)與一組歐洲製造商建立合資企業,在德國生產先進半導體。18

基本因素受支持

麥堅時表示,預期全球工業公司將在機械人和自動化領域投入大量資金,其中以物流和配送公司為主。19 但分析發現,能否成功實施才是企業關注的問題,這反映最成功的機械人和自動化供應商,將需要有能力幫助其工業客戶克服挑戰。

另一方面,在世界經濟論壇《2023年就業未來》報告,預期採納新科技將促成一半以上接受調查的公司達致就業增長,同時取代五分之一公司的工作。20 事實上,許多企業並沒有取代工人,而是部署協作式機械人,讓人類與機械人一同工作。

消費者和企業需求不斷變化,加上新政府政策和投資的支持,將使機械人和自動化行業獲得巨大潛在動力。科技需求日見複雜,我們從中看到半導體企業的潛在投資機會,這些公司將透過創新來跟上這些不斷變化的需求。人口結構轉變和勞動市場緊張,也促進機械人和自動化增長。

此外,機械人和自動化日漸融入,交通和醫療護理等處於利用AI優勢最前沿的行業,大致將可繼續受惠。

我們相信機械人和自動化領域為顯著增長的市場,而我們仍處於其發展之初;這不但指其擴張潛力,亦包括相關科技帶來的長遠投資機會。

  • V29ybGQgUm9ib3RpY3MgMjAyMyBSZXBvcnQ6IEFzaWEgYWhlYWQgb2YgRXVyb3BlIGFuZCB0aGUgQW1lcmljYXMgLSBJbnRlcm5hdGlvbmFsIEZlZGVyYXRpb24gb2YgUm9ib3RpY3MgKGlmci5vcmcp
  • T25lIE1pbGxpb24gUm9ib3RzIFdvcmsgaW4gQ2FyIEluZHVzdHJ5IFdvcmxkd2lkZSDigJMgTmV3IFJlY29yZCAtIEludGVybmF0aW9uYWwgRmVkZXJhdGlvbiBvZiBSb2JvdGljcyAoaWZyLm9yZyk=
  • VGhlIEhpc3Rvcnkgb2YgSW5kdXN0cmlhbCBBdXRvbWF0aW9uIGluIE1hbnVmYWN0dXJpbmcgKGF1dG9tYXRlLm9yZykgLyBUaGUgSGlzdG9yeSBvZiBSb2JvdGljcyBpbiB0aGUgQXV0b21vdGl2ZSBJbmR1c3RyeSB8IGF1dG9tYXRlLm9yZw==
  • QUkgaW4gdGhlIEF1dG9tb3RpdmUgSW5kdXN0cnk6MjAgVXNlIENhc2VzICZhbXA7IFRvcCBFeGFtcGxlcyAoaXRyYW5zaXRpb24uY29tKQ==
  • VGhlIHJpc2Ugb2YgYXJ0aWZpY2lhbCBpbnRlbGxpZ2VuY2UgaW4gaGVhbHRoY2FyZSBhcHBsaWNhdGlvbnMgLSBQTUMgKG5paC5nb3YpIC8gQXJ0aWZpY2lhbCBpbnRlbGxpZ2VuY2UgaW4gZHJ1ZyBkaXNjb3ZlcnkgYW5kIGRldmVsb3BtZW50IC0gUE1DIChuaWguZ292KQ==
  • V2FyZWhvdXNlIFJvYm90cyBNYXJrZXQgLSBDb21wYW5pZXMsIFNpemUgJmFtcDsgSW5kdXN0cnkgVHJlbmRzIChtb3Jkb3JpbnRlbGxpZ2VuY2UuY29tKQ==
  • VGhlIHNlbWljb25kdWN0b3IgZGVjYWRlOiBBIHRyaWxsaW9uLWRvbGxhciBpbmR1c3RyeSB8IE1jS2luc2V5
  • Q2hpcG1ha2VyIE52aWRpYSBjcnVzaGVzIHF1YXJ0ZXJseSBleHBlY3RhdGlvbnMgd2l0aCAkMTMuNWJuIGluIHJldmVudWUgfCBRdWFydGVybHkgcmVzdWx0cyB8IFRoZSBHdWFyZGlhbg==
  • TlZJRElBIEtleW5vdGUgUG9pbnRzIFdheSB0byBGdXJ0aGVyIEFJIEFkdmFuY2VzIHwgTlZJRElBIEJsb2c=
  • QU1EIHBsYW5zIEFJIGNoaXAgZGVidXQgYnkgeWVhci1lbmQsIHNlZXMgQ2hpbmEgQUkgb3Bwb3J0dW5pdHkgfCBSZXV0ZXJz
  • Q3JlYXRpbmcgSGVscGZ1bCBJbmNlbnRpdmVzIHRvIFByb2R1Y2UgU2VtaWNvbmR1Y3RvcnMgYW5kIFNjaWVuY2UgQWN0IG9mIDIwMjIgKENISVBTIEFDVCk=
  • RGVwdXR5IFNlY3JldGFyeSBvZiBEZWZlbnNlIEthdGhsZWVuIEhpY2tzIEFubm91bmNlcyAkMjM4TSBDSElQUyBhbmQgU2NpZW5jZSBBY3QgQXdhcmQgJmd0OyBVLlMuIERlcGFydG1lbnQgb2YgRGVmZW5zZSAmZ3Q7IFJlbGVhc2U=
  • SG93IHRoZSBVUyBJbmZsYXRpb24gUmVkdWN0aW9uIEFjdCB3aWxsIGltcGFjdCB0aGUgZWNvbm9teSB8IFdvcmxkIEVjb25vbWljIEZvcnVtICh3ZWZvcnVtLm9yZykg
  • VVMgbWFudWZhY3R1cmluZyBjb21taXRtZW50cyBkb3VibGUgYWZ0ZXIgQmlkZW4gc3Vic2lkaWVzIGxhdW5jaGVkIHwgRmluYW5jaWFsIFRpbWVzIC8g4oCYVHJhbnNmb3JtYXRpb25hbCBjaGFuZ2XigJk6IEJpZGVu4oCZcyBpbmR1c3RyaWFsIHBsYW4gdHJpZ2dlcnMgd2F2ZSBvZiBpbnZlc3RtZW50IHBsZWRnZXMgfCBmRGkgSW50ZWxsaWdlbmNlIOKAkyBZb3VyIHNvdXJjZSBmb3IgZm9yZWlnbiBkaXJlY3QgaW52ZXN0bWVudCBpbmZvcm1hdGlvbiAtIGZEaUludGVsbGlnZW5jZS5jb20=
  • V2h5IHNlbWljb25kdWN0b3JzIGhhdmUgYmVjb21lIGEgZ2VvcG9saXRpY2FsIGlzc3VlIOKAkyBhbmQgd2hhdCBpdCBtZWFucyBmb3IgaW52ZXN0b3JzIHwgQVhBIElNIENvcnBvcmF0ZSAoYXhhLWltLmNvbSk=
  • VVMgQnVyZWF1IG9mIEVjb25vbWljIEFuYWx5c2lzLCBDdXJyZW50IGNvc3QgYXZlcmFnZSBhZ2UgYXQgeWVhci1lbmQgb2YgcHJpdmF0ZSBlcXVpcG1lbnQgdG8gaW5kdXN0cnksIDMwIFNlcHRlbWJlciAyMDIy
  • RGlnaXRhbCBzb3ZlcmVpZ250eSAoZXVyb3BhLmV1KQ==
  • VFNNQywgQm9zY2gsIEluZmluZW9uLCBhbmQgTlhQIEVzdGFibGlzaCBKb2ludCBWZW50dXJlIHRvIEJyaW5nIEFkdmFuY2VkIFNlbWljb25kdWN0b3IgTWFudWZhY3R1cmluZyB0byBFdXJvcGU=
  • VW5sb2NraW5nIHRoZSBpbmR1c3RyaWFsIHBvdGVudGlhbCBvZiByb2JvdGljcyBhbmQgYXV0b21hdGlvbiB8IE1jS2luc2V5
  • V0VGX0Z1dHVyZV9vZl9Kb2JzXzIwMjMucGRmICh3ZWZvcnVtLm9yZyk=

Related Articles

科技趨勢

美國鞏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地位

科技趨勢

智能城市的潛在投資機會

科技趨勢

不僅是人工智慧?探究2024年科技股的關鍵驅動因素

    免責聲明

    本網站由已獲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(以下簡稱「證監會」) 發牌的安盛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「安盛投資香港」)發布,內容僅供一般傳閱及資料參考之用。按照任何適用的法律或法規,本網站並不構成與金融工具交易相關的投資研究或財務分析,也不構成安盛投資管理公司或其關聯公司作出買賣任何投資、產品或服務或進行任何相關交易的要約,並不應被視為招攬或投資、法律、稅務或任何其他建議、投資策略建議或買賣證券的個人化建議。本網站的編寫沒有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具體情況、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、投資知識或特殊需要,亦有可能會隨時更改而恕不另行通知。要約僅會按照相關發行文件中所披露的資料作出。如果閣下不肯定本網站所載任何資訊的含義,請諮詢獨立財務顧問或其他專業顧問。

    由於本網站內容經過簡化,所載內容並不完整並屬於意見;文中的估計和預測具主觀性,如有更改,恕不另行通知,此等意見、估計及預測亦不保證會成真。實際營運結果及成果或存在重大差異。本網站內的資料、數字、聲明、分析、預測和其他資料乃根據我們在建立本網站時的知識狀態提供。本文所載的資訊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獲得。安盛投資香港有理由相信該等資訊為準確、完整及最新。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,安盛投資香港、其關聯公司、董事、高級人員或僱員對第三方所提供的數據(包括該等數據的準確性)概不承擔任何責任。本文件並未載有足以支持作出投資決策的資訊。所提及的公司資料(如有)只供說明之用,並且不應被視作為投資建議或招攬。

    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,包括損失資本。投資價值以及收益可升可跌,過往表現並不保證未來回報,投資者或會無法收回最初的投資金額。投資者不應僅根據本資料作出任何投資決定。 

    本網站列出的某些服務或不適用於零售投資者。

    本網站未經證監會審閱。© 2025年安盛投資管理公司。版權所有。